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 调研参考

青海省2016年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及2017年预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2-06来源:青海28365365游戏 【字体:

  2016年,全省商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主动适应消费变化新形势,着力健全流通体系、发展新兴业态、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挖掘消费潜力, 消费品市场表现稳健,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2016年全省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规模扩大

  2016年,全省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67.3亿元,同比增长1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12位,在西北地区排位第一。从发展走势看,季度增幅趋于平稳,增长波动减小,其中,一季度在“两节”拉动下,开局良好,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8%;二季度,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增幅放缓至10.5%,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三季度,在省委省政府各类促消费政策的引领下,消费品市场回升较快,同比增长12.1%,为全年增幅最快的一个季度;四季度增幅有所回落,同比增长10.7%。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700亿元台阶,月均消费达到63.94亿元,消费对我省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不断显现。

  (二)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农牧区消费品市场增长较快

  随着农牧区流通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的改善、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农牧区巨大的需求潜力逐步转化为现实消费、消费潜力加快释放。乡村消费品市场日益活跃,购买力明显提高,正在成为支撑消费增长、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重要力量。1-12月,全省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100.99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三季度增幅最高,同比增长12.5%,乡村消费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城镇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实现零售额666.31亿元,增长11%,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8%,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商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区域性消费中心地位不断提升,加快推动了城镇消费品市场规模的扩大。

  (三)批发零售业依然是主要拉动力

  批发零售企业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传统商业积极探索与新型互联网商业模式融合发展,其总量和增速决定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走势。 1-12月,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01.84亿元,同比增长11.2%,拉动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个百分点。

  (四)餐饮业转型成效显著,住宿业保持低速增长

  全省餐饮业在政策推动、居民消费增强、行业创新转型驱动下,呈现出转型加快、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趋势,特别是高端餐饮业坚持亲民路线,大力发展商务餐饮、婚寿宴、家庭餐等大众餐饮,并借力团购、外卖等O2O平台实现线上引流线下消费,餐饮行业延续了2015年以来的回暖势头,回稳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1-12月,全省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65.17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限额以下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59.9亿元,增长15%,占消费总额的91.9%,大众餐饮依然是消费市场的主流。1-12月,全省住宿业实现营业收入24.34亿元,同比增长6.8%。

  (五)传统消费稳中向好,新兴消费蓬勃发展

  全年以粮油食品、饮料、服装鞋帽为代表的传统消费增速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1-12月,全省限额以上企业粮油食品类消费增长14.47%,饮料类增长18.67%,烟酒类增长6.15%,服装、鞋帽增长6.15%、15.33%,增幅同比提高3.95和5.33个百分点,日用品类由2015年同期下降1.1%转为增长6.23%。受黄金价格呈现震荡上行、居民“买涨不买跌”消费心理等因素影响,黄金珠宝销售持续下降的状况略有好转,下降幅度逐步收窄,累计下降9.67%,比上半年下降幅度收窄3.22个百分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功能的应用普及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微信微博、网络红包、移动支付等信息消费普及,零售、餐饮等商贸流通企业加快线上线下融合,促进线下销售,以网络购物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增幅明显高于传统消费增长速度。1-12月,全省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客房收入及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0%以上,明显高于全省社零平均增速;年度全省网络零售额突破15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节假日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人气攀升,成为消费新亮点。

  (六)汽车消费增幅加快,成品油市场基本平稳,住房相关消费快速增长

  在消费升级换代、1.6升及以下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系列车展打折促销活动等政策影响带动下,汽车销售明显回升,1-12月,限额以上企业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16.66亿元,增长20.7%,特别是新款SUV、MPV等运动型车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供不应求。针对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成品油市场需求不旺的实际,经营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促销力度,成品油呈现整体回升态势,1-12月,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28.34亿元,增长9.17%。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带动了家具及建筑装潢的增长,1-12月,限额以上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1倍以上。

  (七)各地区零售额稳步增长,呈现区域协调发展

  西宁市作为全省商业中心,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1-12月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13.07亿元,增长11.1%,占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6.8%。海东市、格尔木市等重点节点城市发挥区位优势,巩固存量,做大增量,积极培育消费新动力,对全省消费市场的平稳增长做出积极贡献。海东市、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零售额均增长11.5%,海北州增长11%,海西州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对社零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消费,累计增长10.3%,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2016年,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加快流通业发展,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适应消费从模仿式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的转变,有效发挥政策效应,优化农牧区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加快农牧区消费市场增长,助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充分发挥促消费资金对稳增长促消费的引领作用,以消费促进月活动为契机,抓住各类消费节点,搭建平台,举办各类促销活动,全年共组织促消费活动30余场,实现销售额25.29亿元,形成了良好的消费集聚效应,有效扩大了市场销售,确保了全省消费品市场的稳步增长。

  总体看,2016年我省消费品市场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虽然增幅较上年水平略有回落,但我们应该看到,这是在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外需持续低迷、风险隐患增多的前提下取得的,是在我省消费市场规模达到690亿元的高基数上实现的,消费品市场保持了提质增效、平稳运行,“换挡不失速”的运行局面,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为“十三五”规划的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 、2017年消费形势展望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要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十三五’期间将基本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分析2017年消费形势,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消费能力、供给结构、消费环境等方面亟待改善,进一步稳定市场、扩大消费、改善供给结构的难度依然较大,但也有许多有利条件,扩大消费总的趋势没有改变,消费需求还是具备稳定增长的空间,年度预计增长10%以上。

  (一)有利因素

  1、政策效应支撑消费品市场发展。近两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挖掘居民消费潜能,促进消费持续增长,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对促进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加快消费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效应会逐步显现。

  2、消费升级带来新机遇。居民消费模式已由温饱型消费模式进入全面小康型消费模式的发展阶段,消费热点正在发生根本变化,追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逐渐成为主流。一是旅游、休闲、文化、体育、教育等消费领域在传统消费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将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二是科技创新成为零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手机、APP已经成为消费者购物的重要渠道之一。 三是供给侧改革的加快,会提供更多高品质、高质量的商品,有利于加快消费升级步伐。

  3、新消费力量正在崛起。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省东部城市群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人口的转移和集聚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增长空间,促进消费总量扩张和结构升级,形成对市场的规模需求,将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特别是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积累效应增强,消费市场将注入新的力量。此外,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老年人口的增加,婴幼儿及老年消费需求明显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4、社会保障改革持续深化,降低消费的后顾之忧。我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各族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不动摇,加大对民生方面的投入,托底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对稳定居民支出预期、增强消费信心,提升居民消费预期、筑实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与底气以及促进消费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策略,有助于增强贫困人口的消费信心,加快释放贫困人口的消费需求,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二)抑制消费增长的因素:

  1、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对消费的滞后影响会逐步显现。居民消费与宏观经济走势呈现正比例关系,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投资增速放缓,拉动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动力减弱,部分行业(制造业、住宿业)不景气,外部经济环境趋紧和企业效益下滑导致居民工资性收入增幅有所回落,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速度也在降低,就业和收入渠道对终端消费产生滞后影响。

  2、消费品市场缺乏创新产品制约更多需求增量。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供给一般化、同质化供给过剩,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供给能力不足。一是从产品供给来看,低端消费品的供给过剩,中高端消费品的供给短缺,直接影响最终消费需求;从产品供给成本来看,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品供给成本过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最终消费需求。二是服务消费的供给发展滞后。虽然近年来服务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面向居民的各种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支撑能力亟待提升。新型产品和服务消费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从而影响了消费的扩张速度。

  3、汽车等大件消费品进入平缓期。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已于2016年年底结束,政策拉动效应减弱,受经济下行、车辆保有量等影响,石油、汽车增幅将有所回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黄金期已过,逐步进入存量调整期,对相关消费增长的带动能力减弱。通讯器材连续几年保持快速增长,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已相当高,更新换代的步伐放慢,对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减弱。

  4、网购销售分流零售总额逐年加大。随着我省电子商务的大力推进及居民消费方式改变,网购额逐年大幅提高,但我省网上购进商品多,外销商品少,进一步分流了我省居民购买力。

  三、2017年促消费工作主要措施

  2017年,紧紧围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目标任务,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促消费决策部署,落实好《青海省商贸领域促消费稳增长政策措施》,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全省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

  (一)加快流通体系建设,改善消费条件。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项目资金引导作用,做好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新建改造。加大仓储、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牧区主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进一步改善消费条件。

  (二)抓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激发消费活力。充分发挥省级促消费专项资金引领作用,支持成品油、天然气销售重点企业创新经营模式,扩大油品销售。支持重点汽车销售企业降低销售价格,扩大购买群体,支持举办汽车展会,支持新能源汽车销售。

  (三)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增长。结合季节特点及消费习惯,在“五一”“十一”前后依托重点商圈、人流密集区,通过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联动,在全省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利用大型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开展名优特商品、特色文化及旅游产品展销。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开展打折让利活动,有效扩大市场销售规模。

  (四)搭建促消费平台,扩大地产品销售。举办好“藏毯展览会”、“文化旅游节”等专业性和消费类会展活动,发挥带动效应。支持在全省主要旅游城镇建设我省特色产品、旅游文化产品销售网点。在省外举办青海商品大集。支持企业在省内开设国外知名品牌商品专卖店和展示交易体验店,进一步拓展消费平台。

  (五)加快电子商务建设,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支持大中型传统百货、购物中心、连锁超市等零售企业通过自建的网上商城或依托本省成熟电商交易平台开展网络促销,对销售实行线上线下融合的商贸流通企业在项目安排、资金支持上给予倾斜。探索开展“万村千乡”农家店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建立产供销一体的农畜产品网上营销平台

  (六)加大商品调运,稳定消费品市场价格。加强产销衔接,加大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的调运力度,增加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量。通过农超对接、设立平价肉类蔬菜专区、增加蔬菜肉类直销车等方式,加大主要生活必需品直销力度,稳定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保障群众消费需求。深入推进商务综合执法,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七)强化保障,确保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建立省级促消费专项资金常态机制,加大银企对接,降低融资成本,为商贸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融资环境和条件。加强对促消费工作组织领导,健全月、季消费形势分析制度,深入开展“一企一策”帮扶活动,及时解决企业困难,挖掘企业销售潜力。

  

                        (市场运行调节处供稿)

  

上一篇:青海省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下一篇:关于对全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