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 商务运行分析

2017年青海省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及2018年预测

发布时间:2018-01-29来源:青海28365365游戏 【字体:

  今年以来,全省商务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百日攻坚”、“会战黄金季”、“夏秋季攻势”专项行动总体要求,紧紧抓住商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全力推动全省商务经济转型升级,挖掘消费潜力, 开展促消费活动,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业态结构、商品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趋缓的增长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概况

  (一) 消费品市场温和增长,增幅呈波动态势。 1-12月全省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39.03亿元,同比增长9.3%。从走势看,短期波动性增强,最高增幅与最小增幅相差8.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扩大了2.6个百分点,各月增幅分别为8.7%、11.2%、12.4%、10.9%、11%、10.2%、9.3%、4.3%、11.4%、11.8%,5.9%, 可以看出,消费品市场走势不稳定性增加,月度增幅既有快速冲高,也有迅速回落,特别是三季度,消费实际增速出现下滑势头,影响了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农牧区市场稳步增长,市场潜能加快释放。随着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农牧区流通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的改善,农牧区潜在的需求潜力逐步转化为现实消费,消费潜力加快释放,购买力明显提高。1-12月,全省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110.95亿元,同比增长9.9%,增幅高于城镇0.6个百分点,与城镇消费相对差距有所缩小。城镇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实现零售额728.08亿元,增长9.3%,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8%。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商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区域性消费中心地位不断提升,加快推动了城镇消费品市场规模的扩大。

  (三)大众餐饮持续向好,住宿业保持平稳。今年以来餐饮业在旅游的拉动下餐饮市场转暖趋势向好,餐饮消费保持了较快增长,特别是随着餐饮市场业态多元化,大众餐饮成为市场主流, 1-12月,全省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65.17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限额以下餐饮业完成营业额66.79亿元,占比达到92.07%,对餐饮业的贡献率超过100%;限上餐饮企业增长动力不足,增幅大幅回落,从2月份最高增长10.6%回落到10月下降30%,1-12月累计下降2.6%。 住宿业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带动了连锁经济酒店、家庭宾馆等大众住宿业态的繁荣,1-12月,全省住宿营业额同比增长9.8%,其中限额以下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0.5%,限额以上企业累计增长8.2%。

  (四)基本生活消费稳中趋缓,部分升级类消费稳步增长。吃、穿、用等传统基本生活类消费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趋缓态势。1-12月,以粮油食品为代表的“吃”类商品增长7.87%,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烟酒类增长5.27%;以服装鞋帽、针纺织品为代表的“穿”类消费同步增长5.27%,增幅同比回落1.62个百分点;以日用品为代表的“用”类商品增长4.55%,同比回落1.68个百分点。受黄金价格呈现震荡上行,居民“买涨不买跌”心理因素的影响,黄金珠宝销售持续下降的状况明显好转,由去年下降转为增长3.24%。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1-12月,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8.93%,同比加快8.89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2%,同比加快7.47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增长24.38%,同比加快16.14个百分点。

  (五)网络消费蓬勃发展,信息消费遭遇瓶颈。网络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12月,全省网上零售额达到221.87亿元,同比增长40.7%,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6.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同比增长50.73%。 与网络蓬勃增长的态势相比,由于产品创新缺乏重大突破,代表下一代智能手机发展方向的5G上网手机、屏幕技术、智能穿戴技术及生物识别技术等新型技术虽然已有所突破,但距离重大技术突破仍有一定差距,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瓶颈成为影响信息消费的重要因素。1-12月,全省限额以上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下降5.49%,同比收窄2.17个百分点。

  (六)汽车消费增幅回落,成品油市场基本平稳,住房相关消费增速减缓。受今年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退出影响,汽车类商品2016年底提前释放销量,导致2017年以来需求减缓,加上停车难、行车难的问题不断加剧,抑制了部分购车者的愿望。1-12月,限额以上单位完成汽车销售额130.29亿元,增长6.91%,增幅同比回落13.79个百分点,特别是1.6升及以下乘用车明显降温。受成品油均价同比上涨及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等因素影响,石油及制品类稳步增长,1-12月,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完成141.82亿元,同比增长12.3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7个百分点两大行业占到全省零售额的32.43%,占比逐年提高,已成为拉动全省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年对社零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42%和11.75 %。1-12月,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增长7%,增幅同比大幅回落,建筑装潢类同比下降37.26%。

  (七)各地区零售额稳步增长,呈现区域协调发展。西宁市作为全省商业中心,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1-12月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60.79亿元,增长9.3%,占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6.8%。海东市、海西州作为全省零售额重点地区,发挥重点节点城市区位优势,积极培育消费新动力,零售额分别增长9.2%和9.4%,占全省零售额的23.3%,占比与上年持平。海南州、海北州、玉树州、黄南州、果洛州继续挖掘消费潜能,培育消费热点,零售额分别增长9.7%、9.8%、9.9%、10%、10%,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消费”政策措施,全省商务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消费增长。一是组织开展了消费促进月活动,举办了小长假促销活动、旅游文化节促销活动、打折让利活动、汽车展销活动、送货下乡促销活动、餐饮打折促销活动等六大主题促消费活动,共组织促销活动30余场,参与企业400多家,实现销售额达26.35亿元。二是充分发挥五一、十一等消费旺季的引领作用,举办了车展、名优特商品展销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开展了“双 11、双12破网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各地充分利用当地文化旅游节庆商机,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开展打折让利活动,有效扩大了市场销售规模。三是深入重点企业开展促销工作。建立重点监测企业名录库,主动深入零售额中占比较大的重点批零企业调查摸底,帮助企业制定促销计划,加大对企业帮扶力度,有力促进了限上企业销售增长。四是充分发挥促消费资金在稳增长促消费的引领作用,制定了《2017年促消费资金实施方案》,下达各地促消费资金4000万元。 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促进了消费的增长。

  二、2018年消费运行趋势判断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在中高端消费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充分肯定了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扩消费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提出了要求和任务。分析2018年消费形势,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消费市场有效供给不足、消费环境等方面亟待改善,进一步稳定市场、扩大消费、改善供给结构的难度依然较大,但也有许多有利条件,宏观经济将保持稳中趋缓的增长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消费业态和方式的不断创新,消费基础设施的改善,消费短板不断补齐有利于消费的持续增长,消费需求仍然有一定的增长空间,预计全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左右。

  (一)有利因素

  1、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消费结构性供给不足将得到改善,制约高品质消费及养老、教育、体育等服务性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将逐步消除,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均有提升,文体娱乐、旅游等消费意愿逐步强烈,消费增长潜力将快速释放,居民的需求结构将继续朝着扩大消费需求的方向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加将成为必然趋势。

  2、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消费业态方式不断创新。三网合一、网络宽带提速以及4G移动网络的快速普及,扩大了网络零售市场的辐射范围,激发了居民的网络消费热情,增强了网络消费对消费者的引导力。微博、微信、QQ等各种社交网站,以新型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为网络消费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网络消费渠道,对消费的影响力不断深化,线下商贸流通企业积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大力创新经营模式,加快线上线下、商品服务融合,开展体验消费、改善商贸流通业的供给能力,进一步挖掘消费潜能。

  3、社会保障改革持续深化,消费后顾之忧减少。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社会保障体系等社会托底制度不断完善,明显增加了对低收入人群、生活困难群体的扶助力度, 加大对民生方面的投入,托底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对稳定居民支出预期,增强消费信心,提升居民消费预期,筑实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与底气,促进消费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消费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消费短板逐步补齐。在商务部门的推动下,我省农牧区流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牧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市州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基地、县级综合服务中心、乡镇和村级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农牧区商业网点不断完善,极大地改善了农牧区的消费环境,制约农牧民消费潜力释放的消费短板逐步补齐。

  5、国家实施的精准扶贫已进入全面攻坚期,精准脱贫策略的实施,贫困人口数量将逐年减少,有助于增强贫困人口的消费信心,加快释放贫困人口的消费需求,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二)不利因素

  2018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消费品市场仍缺乏新的增长点,国内整体消费增长进一步放缓的形势没有改变。

  1、消费市场有效供给不足,改革有待深入推进。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消费品市场创新不足、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不断显现,居民多样化、高技术、高品质的消费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造成了消费品制造能力严重过剩与国内消费不足,消费外流加剧并存的局面,消费品市场供给一般化、同质化供给过剩,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供给能力不足。

  2、从消费结构看,服务性消费逐年扩大进一步影响商品消费。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文化、体育、健康等服务性消费占比逐年扩大,而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等消费模式没有涵盖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指标中,实物性消费在总消费的比重下降将成为发展趋势。

  3、从企业规模看,限额以上企业销售增长乏力。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限额以上增幅明显减缓,拉动消费能力逐步减弱。

  4、分商品类别看,零售额占比较大商品销售放缓。占限额以上企业零售近70%左右的石油、汽车类商品受经济下行、车辆饱有量等影响,销售增幅将进一步回落。

  5、从消费方式看,网购销售分流零售总额逐年加大。随着我省电子商务的大力推进及居民消费方式改变,网购额逐年大幅提高,但我省网上购进多,外销少,进一步分流了我省居民购买力。

  三、2018年促消费工作主要措施

  2018年,紧紧围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目标任务,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促消费决策部署,落实好《青海省商贸领域促消费稳增长政策措施》,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全省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

  (一)加快流通体系建设,改善消费条件。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项目资金引导作用,做好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新建改造。加大仓储、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牧区主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进一步改善消费条件。

  (二)抓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激发消费活力。充分发挥省级促消费专项资金引领作用,支持成品油、天然气销售重点企业创新经营模式,扩大油品销售。支持重点汽车销售企业降低销售价格,扩大购买群体,支持举办汽车展会,支持新能源汽车销售。

  (三)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增长。结合季节特点及消费习惯,在“五一”“十一”前后依托重点商圈、人流密集区,通过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联动,在全省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利用大型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开展名优特商品、特色文化及旅游产品展销。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开展打折让利活动,有效扩大市场销售规模。

  (四)搭建促消费平台,扩大地产品销售。举办好“藏毯展览会”、“文化旅游节”等专业性和消费类会展活动,发挥带动效应。支持在全省主要旅游城镇建设我省特色产品、旅游文化产品销售网点。在省外举办青海商品大集。支持企业在省内开设国外知名品牌商品专卖店和展示交易体验店,进一步拓展消费平台。

  (五)加快电子商务建设,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消费。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匹配度,强化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支持大中型传统百货、购物中心、连锁超市等零售企业通过自建的网上商城或依托本省成熟电商交易平台开展网络促销,对销售实行线上线下融合的商贸流通企业在项目安排、资金支持上给予倾斜。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积极开展“农商互联”工作,推进农产品流通线上线下资源全面和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

  (六)加大商品调运,稳定消费品市场价格。加强产销衔接,加大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的调运力度,增加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量。通过农超对接、设立平价肉类蔬菜专区、增加蔬菜肉类直销车等方式,加大主要生活必需品直销力度,稳定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保障群众消费需求。深入推进商务综合执法,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七)强化保障,确保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建立省级促消费专项资金常态机制,加大银企对接,降低融资成本,为商贸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融资环境和条件。加强对促消费工作组织领导,健全月、季消费形势分析制度,深入开展“一企一策”帮扶活动,及时解决企业困难,挖掘企业销售潜力。

  

                     (市场运行调节处供稿)

  

上一篇:2018年青海省春节黄金周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下一篇:11月全省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相关新闻